
深耕“四種經營理念” 聽建材科技作答(實踐案例)——深挖降本增效“四重動能” 打贏虧損治理攻堅戰
一、案例背景
近年來,受區域基建投資放緩影響,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,黃陵公司市場份額從34%下滑至13%,經營持續承壓,陷入虧損困境。在原材料供應受控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;核心技術人才儲備不足、自主創新能力薄弱;產品結構單一、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多重發展瓶頸,如何突破困境、實現可持續發展,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。
二、主要做法
在建材科技公司黨委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,黃陵公司新班子迅速行動,全面啟動“學思想、謀方向、出實招、見實效,2025怎么干”主題研討。制定“三個方案”,班子思想高度統一,明確了“以身作則、以上率下,一級帶著一級干,一級做給一級看”的工作思路,以思想大解放引領管理大變革,將陜煤集團“四種經營理念”深度融入扭虧脫困實踐,精準發力“源頭、過程、科技、管理”四個降本維度,取得明顯成效。
在“源頭降本”上筑牢堤壩。牢固樹立長期“過緊日子”思想,充分發揮集團內部協同優勢和規模效應,密切跟蹤研判市場動態,對大宗原材料、關鍵備品備件實施集中招標采購,靈活運用談判壓價、錯峰采購、鎖價長協等策略組合拳,實現綜合采購成本顯著壓降。同時全面推行“精準計劃+定額領用”物資管理模式,建立動態銷號臺賬,確保物資合理調配、物盡其用。
在“過程降本”上精耕細作。堅持將過程降本觸角延伸至生產全流程,領導班子率先垂范,帶頭執行夜間帶班巡查制度,通過常態化現場督導,實現生產問題及時發現、快速處置。全面推進預防性維保體系,組建“電鉗專班”集中攻堅設備疑難雜癥,為穩產高產提供堅實保障。同時以“球磨與立磨工藝協同優化”為突破口,優化工藝及配比,調整粉磨工藝參數,合理化顆粒級配,提高臺時。
在“科技降本”上驅動轉型。將新品研發作為開辟價值增長新賽道,成立科技轉化領導小組,系統謀劃創新方向,并設立專項基金,去年以來累計投入研發資金140余萬元。同時,精準配置研發資源,重點布局固廢低碳膠凝材料、注漿材料、除鉻劑、助磨劑、固井水泥等兼具市場潛力與顯著降本空間的新產品研發與應用,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未來增長積蓄新動能。
在“管理降本”上激發活力。以“三定”為契機,積極優化生產組織模式,借鑒黃陵大區項目協同經驗,創新實踐“人才共享”機制,科學優化人員結構和生產計劃安排,將生產部門職工壓降19.73%,推行“兩班倒”作業模式,在保障生產連續性的同時,顯著提升設備利用率和人均勞動效能。用“營銷”思維抓“生產”,成立“新產品推廣專班”,上半年密集走訪調研新老客戶29家,精準把握市場脈搏和客戶需求變化,提升經營決策前瞻性和精準性。
三、取得成效
生產流程持續優化。優化水泥入庫順序,大幅減少洗斜槽次數及時長,由30分鐘/次壓降至5分鐘/次,有效減少品種調換損耗,設備綜合運轉率同比提高0.2%。鏟車“油改電”項目成功投運,實現燃油消耗縮減64%,原料上料成本、水泥電耗分別下降1元/噸、0.5元/噸。優化熟料及混合材配比,充分發揮超細粉作用,混合材添加量增加6%,3天強度提高2MPa,28天P·O水泥變異系數P·O 42.5水泥≤2.0%,實現了產能提升、熟料量下降、質量穩定,水泥綜合成本實現有效降低,為扭虧增盈奠定堅實基礎。
成本管控縱深突破。構建“價格監測-動態比價-錯峰采購”全流程精細化管控體系,截至6月,采購成本同比下降34.28%,其中脫硫石膏降幅18.91%、爐渣降幅6.06%、粉煤灰降幅11.43%,關鍵物料降本突出。同時,通過減少設備待機功耗,規范空調使用,合理調整業務接待頻次,實施嚴格線上審批與監管等舉措,上半年生活區電費和差旅費同比降低52.2%、91.06%,十項費用同比降低21.15%。
市場開拓成效顯著。敏銳洞察市場,針對客戶集中反饋的裝卸效率低、包裝不便等問題,將傳統50kg袋裝水泥升級為軟噸大包裝,顯著提升裝卸效率和客戶滿意度。深化高效協同,由領導班子牽頭,聯合華山營銷公司成立清欠小組,聚焦重點客戶開展上門精準催收行動,有效盤活存量資金,加速推動歷史欠款清繳。上半年,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43.54%,完成計劃的109.94%,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.2%,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59.54%,虧損治理成效持續鞏固。
多元轉型步伐堅實。堅持科技自立自強,自主研發的助磨劑成功實現進口替代,采購單價降幅高達16%,直接降本8.84萬元。自主研發的無機改性復合除鉻劑不僅實現自用降,更成功打開外部市場,為繼續規模化生產和市場推廣奠定重要基礎,企業由傳統產品向高附加值新材料領域轉型邁出堅實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