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深耕“四種經營理念” 聽建材科技作答(實踐案例)——以“煥新”引變革 鍛造核心競爭力
今年以來,富平公司深入踐行“四種經營理念”,錨定全年目標任務,堅持以精細化成本管控、科技創新工藝優化、人員流動式創收等為切入點,用“緊日子”過“好日子”,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。
一、實施背景
聚焦“固根基、揚優勢、補短板、強弱項”重點任務,富平公司堅持將踐行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嵌入生產經營全過程,著力在管理效能提升、科研技改突破、低碳節能引領等方面創新突圍、積厚成勢,在持續探索提質增效新路徑中,以“煥新”思維助推傳統行業轉型升級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聚焦關鍵指標 強成本管控
一是加強自主檢修及修舊利廢綜合能力,全面優化物料配比,加速推動技術革新及項目攻關。二是通過“預算引領、審批把關、標準限高、考核驅動”,修訂《廢舊物資管理辦法》,加大廢舊資產盤活。三是通過開展黨員先鋒崗、黨員責任區創建、“降本增效,黨員先行”等主題實踐活動,廣大黨員牽頭攻關,破解企業發展難題。
(二)緊抓關鍵要素 促成果轉化
一是將踐行“四種經營理念”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深度融合,強化領導干部擔當作為,強化后備力量培養。二是落實職工意見建議常態化征集,集中力量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構建企業與員工命運共同體。三是成立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宣講小組,進車間、進班組開展宣講,促進“四種經營理念”成果匯報與轉化。
(三)面向“關鍵少數” 樹標桿示范
一是以實干擔當為主題,開設中層管理人員“奮進者”專欄,在談思路、話舉措、謀發展中發揮關鍵表率作用。二是圍繞打造“三支鐵軍”,采取建材科技公司各固廢項目建設分包工程等形式實現“新創收”。三是落實領導班子“四下基層”制度,兩級黨組織開展形勢任務教育,向廣大職工講清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、現實需要,引導干部職工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。
三、取得成效
(一)管理效能逐步顯現
一是落實“按需采購、即到即用”動態供應模式,上半年盤活積壓物資24.58萬元。二是實施“替代材料+精準調控”,實現生料配料成本降低1.5元/噸。優化M32.5水泥生產配方,實現噸水泥熟料消耗同比降低5%。更換20余臺高效節能電機,每季度可節約電量約10萬度。上半年自主維修、修舊利廢共計節約155萬元。三是落實全面預算管理,實時跟蹤費用支出進度,上半年十項費用同比壓降9.69%;緊抓退抵稅政策、研發加計扣除等,實現節稅 484.57萬元。
(二)科創力量快步釋放
一是通過實施節能改造降低能源消耗,完成1#煤磨系統技術改造、2#水泥磨提質降耗升級改造、鋼渣篩分及輸送系統項目施工及設備試機消缺改造,持續推進淘汰電機更換高效電機改造等項目,熟料單位產品煤耗、綜合能耗同比降低3.4千克標準煤/噸、2.72千克標準煤/噸,2#水泥磨臺時同比增加15.27噸/小時。二是通過技術革新爭取政策性補貼提升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增加產品附加值,累計創效30余萬元。開展科研項目17項,投入資金1400萬余元,三是散裝水泥裝車改造實現裝車效率提升10%。1#水泥磨效能專項技術攻關實現臺時產量提升約5.9%,電耗同比下降6.1%。2#水泥磨研磨區域曲線技術改造,電耗同比下降4.36%,節省電費21.35萬元。“水泥磨機智能運行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”項目,獲批陜西省秦創原“科學家+工程師”隊伍建設項目。
(三)人才優勢穩步增強
一是60余名技術人員、青年職工分別在龍門綠碳公司、神木恒穩、陜渝建材公司等固廢項目單位增才干、強本領,上半年共計創收752.82萬。二是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、專題技術攻關小組為載體,在新產品研發、新技術應用、新領域儲備等方面培育新質人才。38對“師帶徒”開展技能人才接續培養,20余名青年電鉗工在項目建設中脫穎而出。三是通過建立“蓄水池”后備人才庫,采取教育培訓、結對幫帶、試崗鍛煉等,以一個月為一個培養周期,7人經過階段性崗位實習,并在具體業務中實現自我成長。